一轉眼孩子也快要滿月
大家都說生小孩很痛, 自然產痛前面, 剖腹產痛後面
到底痛些什麼、不舒服在哪裡卻讓第一次迎接寶寶的媽媽們很模糊,
就讓兩胎都是剖腹產的我趁記憶猶新來記錄一下吧
【剖腹產手術流程】
兩次剖腹產都沒有灌腸
剃毛除了剃恥毛上半部一點點, 整個肚皮都順便除毛了
麻醉大概是讓人害怕的第一個關卡
側身綣曲在手術台上
一邊有護士施力壓住自己的四肢
第一胎不記得麻醉後有特別的感覺
第二胎則是身體左半部有一陣被電擊的驚嚇感(不會疼痛)
麻醉師一直關心我會不會想吐,還好身體沒有其他明顯反應
接下來的過程就因醫院不同醫生不同而有所差異
第一胎從麻醉開始到傷口縫合完畢,
媽媽我都是全程清醒的跟醫生護士聊天
等寶寶抱出去給大家觀賞拍照之後
阿鼻兄就進來手術室陪我,直到被推回病房
第二胎從寶寶出生後,醫生開始縫合傷口時
麻醉師就跟我說,現在讓妳睡一下喔,然後就像電影演的那樣
突然眼前一黑就睡著了,等再次醒來不知道已經過了多久
醫生已經把傷口縫合好了(這是被迷昏的橋段吧~~~)
在等待恢復的過程中媽媽自己一個人躺在手術房內
麻醉師好幾次走進來查看狀況
這時候已經覺得臉部很癢
麻醉師要我不要抓,用濕紙巾擦一擦
於是就這樣不知道等了多久,才被護士運送回病房
我還是比較喜歡有人陪著的感覺,
一個人躺在空蕩蕩的手術房感覺很稀迷捏~~~
【身體大量出汗】
生產後的第一夜,在臉部、手臂搔癢還有大量出汗中渡過
醫生說生產後身體細胞間的多餘水分會回流至血管中,
然後慢慢透過汗水或尿液排出
會讓媽媽整個人非常阿雜啊~~~
不能直接坐在冷氣出風口或吹電風扇
身上又掛著點滴和尿袋,沒洗澡又一直狂出汗
這種現象一直到出院前才有比較好轉,
大概也需要一個禮拜左右才能闖關成功
媽媽真的好辛苦啊~~~
【傷口痛還是子宮收縮痛???】
生第二胎前就已經有很多雙寶媽分享,
術後最難受的是子宮收縮, 反而傷口比較不痛
我覺得還是看個人對於疼痛的接受程度
對以前少女時代經痛經驗豐富的我來說, 子宮收縮也只是還好而已
對我來說最難以忍受的,還是第二天拔完尿管後
需要去廁所解尿的那幾步路
跟海軍陸戰隊弟兄要走的天堂路沒有甚麼兩樣啊!!!
光是從床上起來就沒辦法隨著自由意志需要阿鼻兄攙扶
掛著點滴、彎著挺不直的身子,
坐在馬桶上又讓束腹帶的底端壓迫到傷口
加上解第一泡尿那種為什麼它還不出來的陌生感
唉,現在回憶起來只能說還好,我這輩子已經生完了~~~
特別讚賞一下妞妞,陪媽媽住院的期間很是乖巧
沒有要求媽媽陪玩,知道媽媽身體不舒服
每天早上上學前還會跟我說:媽媽加油
若是爸爸不在房間,還會幫忙拿著點滴陪媽媽上廁所
小孩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好多
來張姊弟對照圖
只能說良率還不錯
眼睛、鼻子和下巴都符合工廠生產標準
哇哈哈
【母奶何時報到?】
第一胎擠母奶擠了八個月,但是幾乎都是瓶餵
由於前面幾次親餵的經驗不足也不美妙
乳頭第一次受到猛烈攻擊,柔弱不堪的破皮了
緊接著第二次、第三次的無情摧殘
就此全面放棄親餵的念頭
第一胎開始全親餵的媽媽們請讓我向妳們致敬啊!!!
第二胎到產後第三天,已經有一點脹奶的fu
請阿鼻兄到護理站借了奶瓶
邊看電視邊手擠了30cc
但是手擠速度很慢,習慣性地低頭觀察
也讓肩頸十分痠痛
阿鼻兄擔心我的雙手再次重蹈覆轍, 板機指復發
所以勸我趕緊把avent雙邊擠乳器拿出來使用(請勿任意模仿)
就這樣, 神經大條的我就開始用電動擠乳擠奶(請勿任意模仿)
其實呢,應該要等到乳汁有點噴發的感覺才適合開始用電動擠乳器
過早使用有可能使內部組織受傷卻不得而知喔~(請勿任意模仿)
產後第四天能夠比較自由走動,才踏入哺乳室第一次摸到小乖
小乖第一次的親餵就十分上手(其實完全只是矇上的)
吸允的情形非常良好,雖然完全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喝到
也讓媽媽一邊餵奶一邊體驗子宮收縮還有腸胃蠕動的雙重奇妙感受
餵完奶馬上回房間便便去了~好暢快啊~~~~
這次醫院贈送的30分鐘疏乳體驗, 碰到了帶我上天堂的泌乳師
月子餐的湯湯水水照單全收, 外加自己泡的黑豆水和黑麥汁
產後17天的母奶量一次最多已經可以達到240cc
不過若採親餵的模式也不需要這麼多量
也只是浪費母乳袋還有佔冷凍庫的空間而已
看著這位先生飽滿的臉頰和若隱若現的雙下巴
請各位媽媽別擔心全親餵小孩會吃不飽
目前差幾天就滿月,餵奶餵到一半睡著的機率愈來愈少
但是若只餵了一邊,另外一邊脹奶很是難受
幫小孩拍個嗝或換個尿布,盡量把他吵起來就有繼續餵食的機會
目前正在體驗身體自然調節機制達到平衡
邁向全親餵不另外擠奶的神奇目標~
打著偷懶不用清洗奶瓶和擠奶器的如意算盤
希望這次能夠順利一些啊!
希望跟月子中心說掰掰之後
媽媽還能笑得跟小乖一樣開心吶~~~
明知道是場夢但還是堅持作夢的傻媽媽..........